如果将俄罗斯算入,八国联军和八国集团的区别就在于,八国联军中有奥匈帝国,而八国集团则没有,奥匈帝国的位置由加拿大取代了。
奥匈帝国曾是欧洲的一大强国,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俄罗斯。这个庞大的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解体了。如今,从奥匈帝国分裂出的国家有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斯尼亚等。而波兰、罗马尼亚、意大利的一部分领土曾经也属于奥匈帝国。
但要说八国联军就是八国集团,这显然是一个历史误解。
八国联军成立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发生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许多外国人遭到杀害,外资遭到破坏,租界遭到袭击。从大的背景看,义和团在起初是一个爱国主义团体,他们主张破坏当时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清政府选择对这些暴乱采取默许的态度,这让列强十分愤怒,因此联合组成了八国联军。
至于七国集团的诞生,它表面上是为了解决自身的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法国提议召开首脑会议,最终由日本、英国、美国、德国参与讨论,决定以后定期举行类似的会议。后来意大利和加拿大也被邀请加入,从而诞生了七国集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国集团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七国集团的成员曾是世界上最强的工业国,掌握着全球金融、贸易、互联网及工业标准的话语权。因此,七国集团在某些历史时期,几乎控制了全球资源和财富的分配,影响了北约、欧盟以及联合国的一些重要决策。过去几十年里,全球发生的多次冲突、战争、国家动荡和难民危机,都可以归因于这些资源和财富的争夺。
因此,老严认为,八国联军和七国集团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只是一个主要针对中国,另一个则涉及整个地球。若有人坚信两者没有关联,那恐怕是不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
八国联军虽然是临时结成的,但并非松散的组合,它成立了统一指挥的总司令部,司令是英国人摩西尔。联军协调各国兵力,最终出战的兵力在三万人左右,虽然武器装备远超义和团的冷兵器。这支联军中,日本的兵力最多,共有20840人,而意大利的兵力最少,只有80人。至今,这些历史事实依然让人愤慨。
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烧毁了圆明园,掠夺了大量文物和财富,甚至把中国境内仅存的几头麋鹿也带走了。清政府认为中国可以与列强共享,最终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八国联军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司令部也随之解散。但这些国家从未停止过对世界的掠夺,彼此配合,共同争夺利益。历史上它们互相勾结,也因争夺资源而发生过许多激烈冲突。
八国联军解散后,尽管这些国家不再有实际的联盟关系,但地球毕竟有限,利益上的竞争往往会激化冲突。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就是这八个列强为了瓜分世界资源而爆发的冲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矛盾引发的,德国与日本在战后强势崛起,并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第二次资源争夺。
当然,任何一次世界大战都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许多国家在反抗侵略、捍卫自己利益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比如中国抗击日本、苏联抵抗德国、东南亚的抗战,甚至纳粹德国在欧洲的反抗和北非人民的抵抗等等。然而,战争背后仍有八国联军当年争霸世界的历史因素。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让列强深感后怕。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新的方式来协调全球对资源的掠夺,最终建立了联合国作为新一轮全球治理的组织。最初,联合国的很多决策实际上反映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意志。比如在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实质上就是由美国主导的军队。
在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会员身份,并成为常任理事国后,七国集团的初步雏形也在1975年诞生。是否可以认为中国的加入改变了联合国的平衡,并促使西方重新调整策略?虽然老严无法给出明确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声音在联合国的舞台上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无可否认的。
至此,大家还认为八国联军和七国集团之间没有关系吗?其实它们有相似之处,前者是针对中国,后者则是面向全球。至于未来的历史走向,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
今天,七国集团的声明主要是为了维护哪些国家的利益,相信大家已经明了吧。至于为什么本文配图是怪兽,不用问我,答案可能在下次讨论中揭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