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区研究院

读文识字阅中华,大家好,这里是汉学漫游的识字专栏。今天翻字典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字,平常经常说,但是读音却不是平常说的。这个字就是怂,我们平常说一个人很怂,发音都是sóng,结果看到字典上的发音后才意识到了错误,那么这个字正确的读音是什么呢?我们接着聊。一、怎么读?读音:【sǒng】,三声。同音字:耸、悚、竦结构:上下结构,心字底旁。二、什么意思?怂是一个动词,本义是惊慌、惊惧。比如在《文选·张衡·西京赋》中有“将乍往而未半,怵悼慄而怂兢(chù-dào-lì-ér-sǒng-jīng)”,其中词语怂兢就是惊惧的意思。怂还有鼓动别人去做某事的意思。比如词语:怂恧(从旁鼓动),怂恿(带有煽动性所以含贬义,多数是指劝说别人去做坏事)。三、字形变化怂是从慫变化而来,从小篆到楷书的繁体,再到现在的从心简化,经历了历史漫长的演进。四、为什么”怂“被读成sóng?在网络语境中,流行的词汇如“怂”、“认怂”、“怂包”等,具有讽刺别人胆小、退缩、认输等含义。然而,“怂”本身并不具备这些意义,而与这些语义和读音sóng相符的字应该是“㞞”【sóng】。“㞞”是俗称精液的词,用于指责对方早泄或讽刺其软弱无能。它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软弱,面对困难时只会退缩,不敢反抗,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为什么“怂”取代了“㞞”?首先,可能是因为避讳,“㞞”的含义较为直接而低俗;其次,“㞞”是一个不常见的字,大多数人不熟悉,且部分输入法无法输入该字,因此传播困难。相比之下,“怂”、“怂恿”更为人熟知,也比较容易写,因此很多人用“怂”代表“㞞”,导致“㞞”逐渐淡出使用。虽然汉字的字形不可随意更改,但是字的读音和含义并非一成不变,可以说是“死字活用”。固定的字形是“死字”,而字的丰富内涵与广泛应用则是“活用”。比如下边的这个小故事。五、怂有什么趣事儿呢?网络疯传这一段钱锺书和杨绛“一字情书”的故事。故事说:

杨绛写给钱锺书一封信,上面只有一个字:怂;

钱锺书回复杨绛一封信,也只是一个字:您。

“怂”,是杨绛问钱锺书心上有几个人,而钱锺书的回复则是说我的心里只有你。

这则带有故事会性质的传闻让不少人信以为真。然而,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钱锺书传》《杨绛评传》作者孔庆茂告诉记者,以他这么多年对钱、杨二人的阅读和研究,“一字情书”绝非他们所写。最后记者调查发现这个故事最早来源于《中国工会财会》杂志1996年7月刊上。

这本杂志设有一档“文化宫”栏目,这一期的内容是一道谜语故事,全文如下:

后来在慢慢地到2019年,这个故事的主角换成了钱钟书和杨绛,而借着钱杨二人的名气,“一字情书”也从“故事会”风格的乡村爱情故事,一跃成为文坛的“爱情佳话”。

以上,有想法欢迎留言来聊!